读汪学勤老师《语文教学艺术谈》
安徽省 枞阳县横埠中学高级教师 唐家规
书厚实,有内涵,是汪老师经验总结,是他从教一线实践的智慧果实,也是一名平凡工作者成长为不平凡的专家学者的证明。
三十多年前,我与汪老师共事于横埠中学。我刚毕业,他从初中调入,已成家,有一对儿女。黑黑的肤色,简朴的衣着,敦厚的笑容,健谈、亲和,给我印象深刻。至今仍记得,他简陋的房间,挂着"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发奋时"的箴言字画。人如其名,在我们打球聚餐时,他备课;在我们看电视闲聊时,他看书;在我们交流学潮动态国家形势转型时,他伏案奋笔……
后来他调到浮山,据说仍一如既往。他自己说"沉淀十年"才名气渐起。在大小刋物上发文,在各种课题研究中担责,笔耕不辍,资料等身。他被评为"特级教师",我们一点不意外。
拜读精作,第一感觉是,他写自己的教学实践,用语朴实,案例典型,实实在在,不虚妄,不浮夸,是他用心教学,着眼于引领学生解读课文名篇,要站在文学艺术审美的高度思考人生进而继承创新。教学生怎样,先得自己能这样,学生才能有切身之感。他就是这样融身教与言教为一体的一线工作者,扎实而模范。
有的名人,有名人范,即使他的言行和举止是得体的,但就是和我们隔了层膜,亲近不来。汪老师不一样,他始终本色,表里如一,他总是力行然后言说。苹果的滋味,不是引经据典,不是一二三四,而是让人先尝,尝后再问,无问启发,有疑再辩。所以他的学生和同事,对待他,首先是个长者,其次是有所得,事后反思才觉得"佩服",这是发自内心的。
我想,出版的书,只是汪老师人生的一小部分,从中让我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真诚;而汪老师的为人处世,更是一部让人钦佩的大书。很愿意看到他的自传,很期待他的亲友弟子续写他的人生精彩。